台灣大學  名譽教授  李長貴 (2009.1.18)

[台灣民主政治形象的損害]

馬英九執政八個月, 台灣的民主政治面臨嚴重的民主危機, 人民的工作與生活也發生生存的危機.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直接指出, 人民希望穩定, 又期待改變. 台灣社會至今令人感受最深的憂慮、無奈、和無力感. 確實, 台灣的民主倒退, 民主制衡與監督的機制失衡, 政府執政無方, 人民對政府已無任何的期待. 自一九九六年, 李前總統由人民直選經四年的執政, 以「特殊國與國的關係」, 成功地把台灣帶入世界民主國家之行列; 繼之, 陳前總統八年的執政, 以「一邊一國」, 贏得了亞洲民主楷模; 人民的生活安定, 經濟均維持在五.六%的水準而發展. 馬英九卻把台灣的民主帶入逆流; 其統裁心態及威權的政黨, 把台灣推回到二十年前白色恐怖的政治文化環境. 在政治上出現兩種惡劣違法報復的手段, 用更強力的獨裁方式, 推動很多法案, 都有為選舉綁樁的含意, 改變農漁會選舉規則. 另一方面, 把在野的陳前總統、民進黨二十多位退任的高官及二次金改六大金控公司的舞弊, 編造政治獻金為賄胳故事, 指揮檢察與司法單位消滅異已. 在兩岸與外交方面也出現兩種違憲的行為, 嚴重地向中國傾倒; 毫無約制地開放三通, 不經立法院審議而簽署通商、通航協議. 更開放地向中國投資. 陳雲林的事件允許警察與軍人動用暴力, 逮捕十八人. 在外交方面的外交休兵及軟化軍事能力與矮化台灣主權, 使台灣的民主倒退, 將加速終極被中國統一的後果.

經濟也出現嚴重衰退. 農歷新春過後, 很失業率可能增加到近 10%. 去年十二月底的統計, 工廠的倒閉從四大出口產品的出口負成長可以看出:  電子業 一43.4%, 金屬業 一32.6%, 機械業 一30.2%, 塑膠橡膠 一37.8%. 去年上半年出口總值 2,556.6億美元, 每月平均 426.1億美元. 這與去年十二月出口總值僅136.4億美元相比, 短少三倍.至於去年十二月出創口: 對美國出口 一23.5%, 對日本出口 一21.9%, 對毆洲出口 一29.5%, 對東協出口 一46.0%, 對中國出口大滅 一54.0%. 這可以看出我國經貿過度依賴中國. 經貿太依賴中國, 投資中國一再開放, 會喪失經濟自主. 產業外移中國, 國內的工作機會減少兩千噸, 失業率會增加, 國內產業的競爭力也會消融 . 馬英九過度向中國傾斜; 企圖「中國救台灣的經濟」的夢想, 成為笑話與妄想, 甚至大三通與一中共同市場, 將會嚴重套空台灣的經濟與政治. 每日中國三千人觀光客跳票、柳橙銷中失信、沙石船開不進中國港口等等傾斜中國後的騙局, 令台灣人民大為失望. 八個多月來, 馬政府團隊在不景氣時不知如何處理變局, 挽救經濟的挫敗. 為因應當前面臨的不景氣、失業及廠商的倒閉, 馬團隊應將政府的開支減縮、發展內需產業, 如房地產、微型企業、大型企業 的再造與創新、協助廠商前往毆美日等國家取得新製程、新技術、新產品的生產到台灣來,藉此增強國家競爭力.更重要者, 要調整錯誤的治國方向所導致「民主倒退, 讓台灣陷入民主的危機」挽救過來. 又國民黨政府在短短的八個月來, 竟使立法監督癱瘓、警察暴力橫行、司法獨立受損、國家機器壓制人權, 透過國共聯盟侵蝕國家主權. 這些破壞台灣民主的錯誤行為不予改革, 台灣的經濟奇蹟與政治奇蹟, 會在馬英九手裡被葬送掉.                                                              

  

[權變領導的型態]

領導不同於管理. 但領導和管理是構成同一個過程中, 既相互有區別又互補的兩個系統, 如董事會與經營組織系統的關係. 董事長、總經理及處長、經理, 各有各別的功能和任務, 在相同的遠景與目標下, 分工合作地建立共同的利益和價值.領導是通過一些不易察覺的方上去, 鼓勵一個群體的人們或多個群體的人們, 朝著某方向、目標努力的過程. 管理為與別人一起, 或通過別人, 使活動完成得更有效的過程, 就人的管理與事的管理. 董事長與高階是屬於領導者; 部門負責人或專業負責人屬於管理者. 專業員工屬於操作者. 領導的權變理論即有「領導管理的意含. 權變理論即強調在不同的情境下,採取不同的領導行為, 來結合領導者、管理者及專業員工於一體, 共同邁向企業目標而努力. 所謂情境因素包括領導者本身、跟隨的部屬、及內外在環境因素的結合在一起. 權變因素有「工作結構與人本因素」. 第一、工作結構色括領導者對生產排程、生產或作業流程、全面品質管理、技術水準、管理制度等等, 達成目標活動的工作成熟度. 第二、人本人性變項色括性格特性、人際能力、溝通能力、激勵能力、關懷別人等等之心智成熟度. 由這兩個變項高氐之交叉, 形成四個格局的權變領導型態.

 

[領導者的職責]:

 投影片1

 

(1) 展望與文化: 領導者的在處理外在環境及內在環境的變化變革與創新; 通過開發遠景、使命來確定「方向」, 以他本身的魅力來激勵下屬, 激發創新及思考. 成功的領導者在於他的誠信、歷練、楷模及做人. 他要有帶人向前走的能力. 就是向長期目標標來進行. 

第一、這個世界瞬息萬變. 領導者要能透視市場、挑戰現實、廣大的視野, 適應變化的創新, 使其企業能生存與發展. 變化與改革是市場經濟唯一法則. 領導者要懂墨守成規、安教現狀不僅不能停於現狀, 僅能做的是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終極會被淘汱出局. 因為沒創新變革, 就不需要領導, 需要的是管理. 領導者與管理者在企業的生存、發展與創新中, 有很非同平常的關係.

第二、從事變革、確定變革的方向是領導的基本面. 領導者必須有明確的方向, 制定較長時間的策略規劃, 而為實現該規劃的變革策略. 在變革的過程中會涉及到; 決定做什麼、確定方向、計劃與預算、結盟、組織與用人、分配資源、激勵他人、控制、解決問題等行為, 同時領導者與管理者要有明確的分工, 又有密功的合作的互動關係. 

第三、領導者必須推銷其經營管理的理念, 團結相關人員, 擴大支持的基礎, 為其變革增強動力與穩定性. 鼓勵與激勵來確保人們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 領導者要指出問題並完成其使命的實踐者.

(2) 領導看要依靠來自於非正式權力的影響力: 領導者能影響其部屬的原因甚多, 其最關鍵的因素在於他的法定基礎、專業能力的基礎、人格的感召能力、以及獎償激勵能力. 領導者是展望者; 他能在不可未知的未來洞燭先機, 以改革者的態度, 檢討現有的人力、資源, 並有計劃地調整團隊的階段性目標, 朝向未知的先機前進.他是有把握使用非強制性的影響, 來指導與協調組名織中成員的活動, 企圖達成遠景、方向、及激勵的組織目標.第一、領導者是組織資源的創造者與分配者. 他要有能力建立達成任務的新秩序, 促進變革創新、追求長期的使命與哲學理想, 藉由無形的力量, 如其工作態度及工作毅力來激勵他人. 領導者是公司的執與行長, 負責訂出一個路線, 讓營運長(處長、經理、主任) 等, 能合作地維特整艘船朝著既定方向前進. 這就是說, 企業要真正的成功, 必須結合領導者與管理者在一起工作.

第二、領導者要能掌握市場的變化, 做好策略規劃的能力. 突破過時的境界, 清楚的方向感, 讓大家正確地找到商機. 過去要求服從聽話, 現在要鼓勵創新. 過去績揚聽命行事, 現在要歌頌提出解決方案. 過去標新立異, 現在要變為改革者、創造價值者, 且有深刻的市場與顧客的價值意識. 

第三、領導者要懂得組織、績效與效率. 他要清楚策略是什麼, 並在執行策略目標的達成, 該取的組織是什麼樣的型式. 當他劃出改變組織的領域, 改變組織, 並要鼓勵全員接受新一套的行為規範, 使靜態的組織變為動態, 鼓勵全員脫離舒適圈(comfort zone). 暢通溝通管道、開放橫縱的溝通, 不要讓各部門閉門造車, 墨守成規依命是從. 讓組織中每一個人都能負起責任, 立即可決定與執行, 績礎告訴每人要達成的目標, 以此目標採行策略與行動.

 

管理者的職責:

 投影片2

                                                                                                                                                             (1) 管理者的職責是確保日常工作的順利進行. 其所進行的工作必須跟領導者的遠景、使命及文化的精神相結合, 而做對了達成目標的事. 管理者即是營運長、處長、經理、主任等職位而做組織的管理工作, 就是計劃、結構、規範及監督, 使工作能有秩序及有效率地進行, 並解決工作中複雜的問題. 管理者的工作目標是年度目標及年度預算的達成. 領導的人是走在前面, 引導大家走向同一個方向; 管理的人是走在後面, 推著大家往前走. 領導等於「做人」; 管理等於「做事」. 管理者是執行者, 他的工作態度必然是在穩定中求進步, 他必須有邏輯與思考的能力, 直接表現在系統結構的工作佈建, 在年度的工作中, 每個月、每一季的生產統計、銷售統計、不良品統計、創新產品統計、年度營收統計等等, 均是關鍵的工作表現. 管理是規劃、組織、用人、及監控組織成員的行為表現, 且能善用組織中各種資源, 用以達成組織預定的目標. 管理者是組織資源的分配者; 他要能分柝各部門的問題、惟持秩序、現狀的成長、追求短期的績效, 由有形的物質與資金來管理組織工作重點, 這等都是規劃與控制的重點. 所以, 管理者是喜歡按常規行事的人, 其行事風格一絲不苟、有條不紊的工作人.

(2) 管理者是被授權賦能的人. 認清「方向」是他的第一要務. 誠信守則是他立身之本.

第一、管理者的人格特質: 誠信與工作態度是他的「信譽」. 是做人一輩子, 做事一輩子, 不斷耕耘與實踐, 有效地維護企業的權益. 企業的聲譽和企業的利益是管理者的職責;他的基本職業是道德的體現、基本敬業精神的體現. 實實在在地做人及做事, 是做企業的基本. 管理者必 須學會管人, 同時也應學會做事. 管人必先正已, 惟有正已才能正人. 當他有了強烈的責任感、敬業精神、行為榜樣, 就容易教育屬下的能力是善於理事.                  

第二、計劃與分柝是管理者必備的基本學養. 他要瞭解企業的基本政策與企業內外的環境, 並要熟習本行的工作業務, 掌握必須的知識, 成為工作的模範, 處理複雜問題的高手. 管理者要指揮屬下做事, 不在於他一時想到什麼好的構想, 而在於他的計劃能力. 有能力將他的構想, 寫出一份完整的計劃書, 或企劃書, 才能使屬下明白「方向與做法」. 預先溝通, 澄清問題與部門的工作目標是做好管理的基礎工程. 管理者必須具備「分柝的能力」. 不論生產、品質、促銷、銷售、改善、創新, 他必須依掘各種作業報表, 分柝出問題的癥結和原因, 才能正確地訂定改善或創新的方案.

第三、管理者的組織能力與團隊精神是成功的關鍵點. 管理者是與專業員工在一起, 通過他們的活動, 完成更有效的工作過程. 管理者要與別人並肩作戰, 要別人按你的計劃去做事, 所以團隊精神、合作和協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團結一群人在一起工作, 使他們有足夠的能力, 又能主動地、積極地工作. 尊重員工、善於授權, 並能在分工又合作, 組合一個合適的工作團隊, 或「學習型組織」, 來達成「有效的程序」. 學習型組織是從習作(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觀念推演出的學理. 以大家在一起工作, 並從工作中一起學習, 也是從過去的經驗和現在的活動中學習, 可以找到更新的方法. 共同學習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訓練. 這會不斷地加強自已的能力, 創造所期望的結果外, 還可以培養「擴張性的思考方式」, 激發出潛能和智慧, 創造企業發展的契機.       

第四、管理者在追求程序、評估品質與監控秩序的支持者: 管理者在追求效的程序、評估優質產品及監控良好的組織秩序, 都是為優質的人力資源發展的努力. 現代企業的成敗關鍵因素是「人」.訓練出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讓好的人才能留下來為公司服務, 是管理者重要職責之一. 好的人才能留下來是公司要提供發展的機會, 建立有價值的技能, 能得到專業認證, 而累積他們的智慧資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ngkuei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